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举办第六期博士生学术论坛在职研究生网讯:4月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第六期博士生学术论坛在理科楼举行。植物学专业和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的博士生为本院师生作了精彩报告。贾静波作了题为《84K杨应对高温干旱胁迫的生理和转录调控》的报告。报告指出通过对84k杨进行对高温、干旱处理,探究杨树的根和叶对高温、干旱的碳、碳氧同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喜获陕西省研究生教育成果特等奖7月16日,陕西省第十八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术交流研讨会在延安大学召开,会议对2021年省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进行表彰,我校2项成果榜上有名,其中我院夏显力教授牵头的“培根铸魂,创新引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成果获得特等奖。为创新发展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学院贯彻落实总书记系
喜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MBA第三次入选“中国商学院最佳MBA项目TOP100”榜单12月10日,由MBAChina与《经理人》杂志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商学院发展论坛暨教育盛典”云端圆满落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MBA项目第三次入选“中国商学院最佳MBA项目TOP100”排行榜,位列51名。本届教育盛典,关注焦点从MBA招生单位向社会热点以及中国商科教育的发展转变。邀请到中国高等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留学生(孔昊)在第十五届全国环境博士生学术会议荣获国际综合奖近日,经济管理学院巴基斯坦博士留学生Mansoor Ahmed Koondar(中文名孔昊)应邀参加第十五届全国环境博士生学术会议暨环境科学与工程新理论、新技术学术研讨会,并荣获国际综合奖。该会议由清华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分会及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成就梦想 ----我院学子在第十届研究生创新论坛上喜获佳绩为全面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倡导研究生理实并重、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培养科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展示我校研究生创新成果。12月5日,由研究生院、党委研工部、校团委主办、校研会学术发展部承办的第十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决赛活动在南校区三号教学楼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按学科分类设置 “工、农、文、理”四个赛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力发挥高校力量 推动设施农业发展2022年新年伊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邹志荣就带着团队,为一个千亩旱区特色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忙碌着。这个示范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智慧谷,将被打造成一个科教产用融合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设施农业科技产业园。目前,这个园区规划已经完成,近期准备开工建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点、线、面”结合 提升资助育人实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强化“点线面”结合,不断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切实把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落细落实。优化体系,打通精准资助关键“点”。以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为着力点,制定《学生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扎实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选任培育、抓好示范典型,强化和彰显教师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实现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推动学校事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秦岭深处的一堂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大课“同学们,你们注意观察沿途植被景观,思考一下影响这片林木树冠生长方向的因素有哪些?”。7月25日至7月31日,由教务处主办、人文学院承办的《大美秦岭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课程吸引了来自人文、经管、机电、信息等8个学院非生物类专业的97名同学齐聚地处秦岭深处海拔1800米的火地塘试验林场。本次课程以理论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二期“九曲黄河生态文明教育”现场示范课圆满结束为深入贯彻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积极承担维护生态文明的学科使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创新农林高校特色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培养知农爱农卓越农林人才,7月18日至23日,我校师生赴延安市安塞区举办了第二期“九曲黄河生态文明教育”现场示范课,来自11个学院50余名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课程。“九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筑基赋能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创办之初,就把兴农兴学作为救亡图存、以纾民困的要务,积淀形成了“育农人、兴农学、行农事”的历史传承。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成为时代赋予高校新的历史使命。涉农高校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和给全国涉农高校书